时间一晃,AMD锐龙处理器悄然更新到7nm Zen 2架构,而Intel也在这一年一方面不断打磨14nm,一方面终于拿出了延期已久的10nm处理器,x86市场的竞争态势显得越发胶着起来。
Intel的策略似乎正好相反,服务器、桌面和HEDT依然是反复打磨优化的14nm,10nm产品的首发交给了笔记本平台的低电压型号。
01旗舰性能奖:AMD锐龙线程撕裂者3970X 由于主流的锐龙系列越级,最高端的锐龙9 3950X做到了16核心32线程,第三代ThreadRipper线程撕裂者知趣地取消了16核,首发SKU中起步便是24核心48线程的3960X,往上还有32核64线程的3970X。 3970X基准频率3.7GHz,加速频率最高4.5GHz,二级缓存16MB,三级缓存128MB,热设计功耗280W。相比上一代32核的2990WX,基准频率提升了700MHz,加速频率提升了300MHz,三级缓存翻番,热设计功耗只增加了30W。 除了工艺架构规格的升级,三代ThreadRipper还有一个重大变化,那就是采用了新的sTRX4接口,不再向下兼容,需要搭配新的TRX40芯片组。 作为一款专为生产力创意工作者所涉及的处理器,ThreadRipper 3970X展示出了无可匹敌的性能,在建模渲染方面,比i9-10980XE强了80%以上,在视频转码方面则强了将近100%。 更关键的是,1.5万元首发价格也相对厚道,毕竟对手18核心都要1.3万。如此一款多核几乎碾压全场,单核基本追平对手的产品,非旗舰性能莫属。 而在明年初,AMD还有一个终极大招——64核心128线程的撕裂者3990X,提前预定明年的旗舰性能奖。 02旗舰性能奖:Intel酷睿i9-10980XE 虽然Intel这一代发烧级处理器依然维持了最高18核36线程的设定,工艺架构基本不变,但是频率再提升300MHz,有超频能力可全核4.8GHz,尤为适合内容创作者。与此同时,Intel还注重在AI、PCIe、内存、网络等方面悉数提升,接口不变,兼容老平台。 因为率先支持AVX-512指令集,10980XE的至尊性能让发烧友们兴奋,更重要的一点体现在,北美区的价格直接砍了一半,跌破1000美元,国行价格相比上代i9-9980XE 17499元的首发价也降低了足足四分之一,诚意十足。
在锐龙3000处理器诞生之前,没有人敢想象16核处理器会降临到主流平台,于是,3950X成为全球首款16核心主流处理器,并且把曾经只是“土豪玩具”的发烧价格降低到5749元。 经过AMD的细心调教,3950X展现出了媲美两年前发烧级旗舰线程撕裂者的实力,甚至基本追上Intel旗舰i9-10980XE。可以说,它主流市场上没有任何敌手,尤其是考虑到价格和核心数的对应关系后。 之所以说它受关注,上市后一芯难求的局面就能说明一切。除了各种渠道溢价,日本A饭甚至冒着寒风排队抢购。 04最受关注奖:酷睿i9-9900KS i9-9900K并不是体质好的9900K特挑,而是苦练内功的加强版,换上了新步进。它在保留8核心16线程的同时,第一次做到全核5GHz,实测中可以稳定超频到全核5.2GHz。 性能方面就无须多说了,i9-9900K已经是最强游戏处理器,i9-9900KS的出现重新定义了什么才是最强游戏处理器。它在所有的游戏测试项目中都拥有最高帧率,对于有追求极限游戏帧率的玩家来说,舍此无它。 除了无与伦比的单核性能、稳如山的游戏帧率,9900KS温度控制也没有失控,在烤机功耗明显高于对手的前提下,温度还可以更低。 05最具性价比奖:锐龙5 3500X 不同于前述几款金字塔尖的CPU,市场上销量最大主要集中在千元左右,这是锐龙5、酷睿i3/i5等产品的天下。作为三代锐龙普及型号,3500X首发价格做到了1099元。 作为与i5-9400F像素级PK的产品,锐龙5 3500X的全核频率高了100MHz。同时锐龙5 3500X游戏缓存高达32MB,而Intel 酷睿i5-9400F只有9MB,对于游戏玩家来说应该更为重要。锐龙5 3500X可以自超频,满足DIY玩家的日常需求,这也是 对手不支持的。 多项测试证明,无论是理论基准还是游戏压榨,锐龙5 3500X经受住了i5的穷追猛打,可以说,性价比就是它最大的杀手锏。 06最具性价比奖:酷睿i5-9400F 当酷睿处理器发展到第九代的时候,Intel全面调整了产品策略,所有已发布的主流桌面处理器都有一个不带核显的版本(后缀为F)。核显对于办公用户来说可能至关重要,但是对于游戏玩家来说,则可有可无。 反而,在去掉了核显之后,不仅能降低处理器的运行功耗以及温度,同时由于制造良率的提升,售价也大幅度降低,更加符合DIY玩家追求性价比的初衷。
07最具性价比奖:速龙3000G 379元的速龙3000G APU是第一款开放超频的Zen架构速龙,默认频率3.5GHz(持平速龙240G而比速龙200GE高出300MHz),不支持自动加速,但是玩家可以自由调节频率,这在同级别产品中也是唯一的存在。 官方宣称它可轻松超到3.9GHz,此时性能提升明显:Photoshop 8%、Premiere 11%、PCMark 10 47%、Lame MP3 10%、CineBench 1T 10%。
08技术创新奖:Lakefield 封装如今已经是Intel的技术支柱之一,和制程工艺并列。Foveros 3D立体封装技术是Intel在今年初的CES大会上宣布的,可以将多个硅片堆叠在一起,缩小整体面积,但提高内部互连通信效率,并且可以灵活控制不同模块,满足不同需求,还可以采用不同工艺。 首款产品代号Lakefiled,就在内部集成了10nm工艺的计算Die、14nm工艺的基础Die两个硅片,前者包含一个高性能的Sunny Cove/Ice Lake CPU核心、四个高能效的Tremont CPU核心。换言之,Intel打造了旗下首款5核处理器,而且还是Big.Little混合x86架构。
09技术创新奖:锐龙9 3900X 这是7nm Zen2架构的首发扛鼎之作,带来了首个桌面7nm,Chiplet设计、PCIe 4.0,端、预取、解码、浮点单元、整数执行、载入存储、缓存、安全,Zen 2没有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经过重新设计的Zen 2构架在IPC方面相比前代至少 有15~18%的提升,虽然在频率方面仍然不及对手,但是单核性能已经与Intel最强的i9-9900K相差不多。而在多核性能方面,新的锐龙处理器展现了强大的优势,无论是压制X265编码视频,还是游戏性能,AMD也终于扬眉吐气!
10编辑选择奖:酷睿i7-1068G7 它是Intel 10代酷睿首发SKU中最高端型号,10nm Ice Lake架构,拥有全新设计的Sunny Cove CPU、11代GPU核芯显卡架构,也是PC处理器第一次大规模集成和应用AI人工智能,Wi-Fi 6(Gig+)、雷电3连接也开始普及,支持最多四个雷电3接口等。 这一次,GPU核显在十代酷睿上取得突破,基于11代架构,图形性能比上代提升一倍,可以流畅运行1080p游戏,或者进行4K视频编辑、快速应用视频滤波器、高分辨率照片处理等,同时首次支持VESA自适应同步(《尘埃拉力赛2》/《堡垒之夜》等游戏)、首次融入可变速率着色(VSR)、首次支持BT.2020色彩规范可显示10色彩的4K HDR视频。 11编辑选择奖:酷睿i5-9600KF 第九代酷睿Coffee Lake处理器,i5 K系列再次用上钎焊散热材质,核心数也增加到了6个,因此在超频能力、温度控制以及游戏性能方面有了可喜的大幅提升,而优秀的性价比也延续了下来,主流玩家有了更好的选择。 与i5-9600K相比,KF唯一的区别就是屏蔽了核显,不过对于更多使用独立显卡的主流玩家来说,没有核显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而价格便宜了300元却是实实在在的优惠。
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花费银子去购买12核、16核的旗舰U,8核其实才是绝大多数用户和玩家更踏实的选择,在这一点上,锐龙7 3700X凸显了自己的价值。 它依然是全新7nm工艺全新Zen 2架构,但是热设计功耗只要65W,可谓兼具了高性能和低功耗。 要说锐龙7 3700X的两个优点,毫不夸张的明显,首先TDP只有65W,比锐龙7 3800X低了40W,后者TDP是105W,而且价格上便宜了600块钱,锐龙7 3700X只要2599元,跟现在的锐龙7 2700X差不多。
来源:快科技 题图:快科技 推荐阅读:丽质时尚网 (正文已结束) (编辑:喜羊羊)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