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西安翻译学院“古韵今灯”项目团队大放亮彩,其围绕传统灯笼展开的智能化转型与场景化创新实践,为传统文化活化传承与文旅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的青年方案。 作为十三朝古都,西安57%的夜游景区依赖灯笼亮化,但传统灯笼长期面临能耗高、样式单一、生产效率低等难题。团队历时数月,足迹遍布6市100余家灯厂与20余个景区,通过问卷调查、田园观察结合Python、SPSS等软件分析,精准锁定行业痛点。
技术革新成为破局关键。团队研发的核心技术体系成效显著:生产端将传统8小时72道工序,优化为1小时10道工序、产能200盏,单台机器效能堪比5名工人;智能端应用stm32C8t6芯片,实现灯笼电路远程操控、分区调光,搭配type-c充电与降压模块,能耗大幅降低;设计端依托3D数字建模,推出“唐风元素”“陕西剪纸”等主题灯笼,更针对西安昆明池、赛格国际购物中心等场景定制莲花灯、中秋主题灯,实现文化与实用的深度融合。
截至目前,项目已获2项外观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及14项软件著作权,与21家景区、商铺达成合作,设计特色灯笼43盏。团队还通过短视频教学、社区手作坊传承技艺,带动100余人就业,开展54场培训覆盖1687名技术工人,用青春力量让千年灯笼在现代社会焕发光彩。(李芸乐) 推荐阅读: (正文已结束) (编辑:喜羊羊)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