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子的定制系统和老罗的偏执,让不少人对锤子提起了兴趣,但是毕竟是国产的手机,安卓的系统,所以3K级别的定价让很多人都只停留在观望阶段。销量也少的可怜。对于一款手机卖一年多,销量也少到存亡时刻,老罗也不得不妥协,于是乎就有了以退为进的坚果手机战略。上个月的新品发布会上,老罗也一改了自己的态度,也大方的承认T1的不理想,自始至终大方的拿了当初网友调侃的“情怀”作为对自家新品——坚果手机的标签。或许是看到了小米的红米和魅族的魅蓝为代表的的千元机成功案例吧。同为了抢占市场份额,16G的坚果手机价格也定到了899元(如今更是做到过599的底价),杀入了千元机的血海,也让更多人能有机会体验到老罗那偏执的设计理念和独特的锤子OS。 文章最后还有视频简报,如果懒得看那么多,直接看视频几个吐槽点也不错 手机开箱:
打开包装盒倒是花了挺久,纸盒盖子和里面贴合很紧,不好抠开。只能手提起盖子,里面盒子会慢慢的下层出来,到一定程度,另一只手就可以从底下拿出内盒再拉开,测试了几遍,一般都需要5秒以上的时间,或许是沿用锤子T1包装时候的设计理念,希望用户打开手机包装盒时能有种期待感觉,同样刻意控制打开的速度。(大家遇到打开很慢,别着急,慢慢拉,免得里面手机掉出来~ ) 手机盒子打开后,坚果手机是背面朝上摆放的,这有别于其他手机厂家,应该是这个手机后盖独特的纹理设计比正面更加有辨识度的原因。真机的橙色和包装盒上1:1的背面印刷橙色很接近。色差不大。
回到主角,橙色的实物坚果比宣传图中的要好看,竖条纹后盖中间浅浅印着锤子的logo,摄像头依然在左上角,整体布局,依然标准的锤子系。 机器细节
手机左上角的摄像头,很多人都留意到左边多了一个白色纱网的开孔,很多人认为是个降噪麦克风孔,而老罗在发布会上就解释了,这个无任何作用的开孔只为了更加美观,应该也是坚果设计师李剑叶的对称美学的体现,但我却不这么认为,毫无功能作用的开孔反而破坏美感,为何不真正放个降噪麦或者其他功能开孔呢。但愿不是到了最后上线前,临时砍掉了后面这颗降噪麦,而已经开孔的后盖模具则在赋予对称美学的理念下,继续生产着后盖了吧?(自己YY中)但是也是觉得,这无功能的开孔,一定程度上依然是出于成本考虑吧。 摄像头是凹进机器后盖一部分的,在以iPhone6开始怂恿下,摄像头凸起愈发大行其道之时,坚果能这么处理,是相当值得称赞的!摄像头另一边的闪光灯看来是处于成本考虑,没有加入双色温,这点上。同价位级别的魅蓝note系列要做的更好些。 手机对称美学的左右侧按钮,设计很有特色,但是实用性欠佳,按键手感特别廉价,倒是手机顶部的电源键按下去反而不那么难听的回馈感。可是在这个不算瘦小的5.5寸里面,电源键设计在顶部依然不方便按到,也没同级别魅蓝系列的屏幕双击亮屏,所以大家收到后,也只能左侧或者右侧的按键在设置里给替换为电源键功能比较合适。 另外有点要称赞,后盖边封的紧密程度让人觉得好像是不可拆卸后盖,这点值得称赞!老罗微博也发过这批次的后盖做的太紧了,就是不知道是大实话还是在自夸了。 底部的MicroUSB口不是标准的T口设计,是矩形口设计,看样子也是为了对称美学吧,但是对我来说却着花了好几次来适应寻找正反面,这个设计并没有改善用户的实际体验。 这里继续一看,恩?不错呀,对称的双扬声器喇叭开孔,挺不错,可是同样根据晚上拆解的报告,这货是单扬声器,一边的开孔同样也是为了对称美学点缀用的,好吧,我真的败给了你的情怀!但是不可否认,在底部的对称设计比摄像头边上无功能的开孔更加能让我接受点。
手机后盖独特的纹理设计,不用说在千元机器里,就算在全价位的机器里都少见,结合后盖弧度设计,实际握持感很好,没有魅蓝聚碳酸酯后盖那种滑腻感觉,也比红米note2那种磨砂后盖更有手感和质感。但是我也和很多用户担心,这个竖线纹理会不会成为藏污纳垢的隐患?虽然老罗说过后盖涂层能有效的除尘除污,但是这还是需要时间来检验。 另外后盖不同位置敲击声音都有不同的反馈,对于我这种又有强迫症又爱用指甲敲击后盖的傲娇用户来说,来说好不舒服。(查看文末的视频)
坚果依然用的是标准小卡,MicroSIM。卡1是支持双网的全制式的,卡2只支持2G,这点上魅蓝note系列做的好,不用分辨大小卡,插哪个卡槽都行,红米note系列的双网通版也是支持双4G。 另外魅蓝note2和红米note2都支持TF扩展,虽然支持TF对稳定性和耗电方面有一定劣势,但是千元机里还是有很大的需求市场的。坚果可能基于成本/稳定/市场营销等考量,不支持TF卡扩展。 坚果后盖一个很大卖点是后盖换上后,手机能自动匹配对应的壁纸和主题。这神奇之处就是在后盖上面的这个部分,通过不同触点的组合来匹配不同的颜色~,在千元机里应该是独此一家的卖点,和另一个2K价位的一加2手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过一加2的系统识别后盖方式则是采用不同电阻大小实现的) 不过说实话,个人觉得这个噱头味大于实用性,毕竟经常换壳的人很少,手机要切换主题顺手的事情,另外多数的锤子用户肯定是更加认可缺省的默认桌面主题,即便是很多传统玩家,好奇新鲜劲过去,就不再玩那些手机主题包一样,所以这个功能在我看来,有心意,但不实用,还是当初魅蓝note推出时候,不同后盖,出厂直接预设好不同壁纸就行,和iPhone5c那样,节省成本。在各种硬件能省则省的千元机里,老罗还是这么做,只能说是继续贯穿自己的偏执和锤子的情怀卖点!
坚果和MX5点亮屏幕,均为最大化亮度的前提下,让我感觉到了惊喜,虽实际体验和通透度无法和MX5比,但是发现坚果的标准亮度好过MX5,和我其他几台手机比较也是亮度更胜一筹。再次对坚果这千元机的5.5英寸1080P全高清IPS夏普屏点个赞!也怪不得发布会上老罗对友商偷换供应商的行为有了调侃的底气。 系统体验: Smartisan OS一直是很有特点的一个存在。 放上目前锤子桌面和flyme桌面对比,调性挺接近,之前很多人一直吐槽魅族屏幕放大到5.5寸了,都不缩小下图标,显得像老人机,不过在看到锤子默认的九宫格图标后,哪些人就不会再那么说了吧,锤子的大尺寸网格排放不规则图标,的确让画面显得更加整齐,缺点也明显就是单页显示图标过少,好在现在可以通过设置/桌面设置项,把图标改为16宫格,我同事的锤子也已经改为16宫格,回归主流排列。 说实话是第一次这么长时间的体验Smartisan OS,应该也有很多用户听说的多却没真正体验过它,目前都是基于安卓4.4.4的版本,相对于其他魅族和小米开始基于5.X系列的定制来说,Smartisan OS稍显落伍,但是同样也由于这个原因,我也相信锤子有更多的时间来定制和打磨这个安卓4.4.4,让它更加稳定。由于这次并非媒体评测机,是标准的零售版,截至写稿时候,还没有搭载Smartisan OS 2.0的版本更新,所以此次的上手依然是基于1.5.3版本的简单介绍些比较有特点或者喷点的界面设定。 和常规系统一样,首次开机是提示你选择语言并统一相关的使用协议。然后会提示你连接网络并会有个类似iPhone的激活手机,这种激活实际上是坚果确认保修服务用的。这里忘记截屏了。=。= (BTW:夸奖下锤子的截屏的细节设定!写稿导出截屏发现截屏除了英文名+日期,还有中文的你在那部分的截屏,比如上面图片的文件名是:Screenshot_2016-05-20-19-35-57-647_开机向导)
锤子缺省日期显示方式是12小时制的,桌面就见仁见智的锤子系统标志性的九宫格布局。 给我的第一印象,早期锤子图标的高光混乱情况不见了,统一的上方高光效果的自带图标。并且一如既往的坚持拟物化。虽然个人比较倾向于喜欢传统上说的“拍扁风”,毕竟是未来的趋势,但是细腻的拟物风格图标与带有质感的壁纸,在如今高分辨率的机器上更加能体现屏幕的细腻优势,这点还是要肯定的!另外老罗和魅族也都吹嘘过自己的字体优化在android里是数一数好,实际观看效果,锤子更加接近苹果的味道,魅族更加清秀。 关于预装 第一眼看到拟物化的九宫格锤子桌面,我来回滑动了下,除了转场过度动画给我久违的新鲜感之外(原谅我用了太久的诧寂风flyme),更加好奇的是自带APP好少,但是预装APP却相对不少。下面比较下我这里锤子1.5.3的自带和预装APP数量与魅族flyme4的自带与预装。 注:部分图片取自官网 坚果手机官网显示坚果自带系统APP数量是17个,本人实际整理测试桌面显示icon的自带部分一共19个(有一个桌面使用向导虽然可以卸载,但是也属于手机自有APP),略有出入。 魅族手机官网显示flyme4.5系统自带APP是27个,但是手头搭载flyme4.5.2.7的MX5还有一个“用户反馈”,加入后实测一共28个。 以个人实测最直观的桌面显示的APP数量(后台相关可能还有很多合作服务APP暂不做统计),坚果19个,魅族28个,坚果自带APP数量的清爽程度完胜魅族。对锤子来说,或许锤子更加干净,但是站在企业角度,这些厂家都在努力推广自己的完整生态圈,所以魅族和小米都有自建或合作相关服务app,另外个别原本在菜单内部的功能被独立摆放到桌面来,也是为了增加用户入口。所以不能完全说是错的,而锤子一方面肯定是希望自带功能简单,另一方面也还是发力不够,系统生态圈还没完全建设起来,估计到Smartisan OS 2.0后,桌面的自带app图标数量还会持续增加,而厂家希望的这个方向与用户希望功能齐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桌面清爽的角度的需要寻找一个平衡点,过少并不一定好,在功能齐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点少自带系统app才是正道。 关于第三方预装的对比
另外设置里的侧键快捷方式设置自定义还是很有用,我反正是进入了右侧按键设置,把原本调整音量/亮度的侧边按键改为了点亮屏幕,这样和绝大多数5.5寸的手机电源唤醒位置差不都多了。 GPS的测试 看到有用户反馈GPS不灵问题,拿了手机到窗边特意测试了下,搜星略慢于MX5,连上可用卫星数量也少于MX5,高通的U这次在GPS上,终于输给了MTK。具体可以看上图。(BTW:大中国的北斗也开始多了起来,很不错呀) 关于相机 下面继续看看用户用的蛮多的相机的拍照效果测试,为了能有所参照,放上了其他手机和坚果在默认自动模式下的照片对比。 没有测试HDR,毕竟主流用户很少开启,这里照片从左到右依次都是MX2/坚果/MX5,大家看后觉得咋样,坚果的颜色就像一种自动滤镜一样的效果,某些时候挺讨好眼球,但是也偏离里本身的色彩,坚果相片多数偏蓝,宽容度也不够,某些时候的白平衡也有所欠缺,夜景时候噪点控制不错,但是细节丢失也较多。在千元机里面,水平中游。另外相机APP的一个细节坚果或许可以学习下魅族,长时间未操作,自动退出,避免手机放在一边没留意,却一直开着相机的情况。 还有就是用户可能关心的流畅性,我作为一个拿着MX5做主力机的轻度用户表示,坚果完全够用。下面视频里有顺带上应用打开的对比测试。 视频加载中... 差不多来总结下优缺点的时间了,说太多你们看的也没耐心了吧 缺点或者奇怪的几个点 1.为啥居然不支持USB连接电脑模式,没有U盘模式,甚至MTP模式都没,USB调试倒是默认打开的,必须要我通过USB调试安装个助手管家之类的么?还是我没找到在哪连接? 2.内部预装app还是不少,虽然可以卸载 3.机器电源键在顶部,很不方便开关屏幕,而且你又没人家的屏幕双击亮屏,也没点击home键亮屏,还不学人家把电源放在侧面,为了所谓的美学,牺牲易用性,不可取,用户也只能妥协的单独设置一个侧面按键为开关屏幕。 4.摄像头左侧的无意义装饰条,有强迫症的老罗认为是出于美学,而有强迫症的我看到没有功能的开孔,更加的不舒服。 5.底部单扬声器,却为了对称美学开了2排扬声器孔,好吧,样子还行,但是多了另一面的扬声器开孔,是否意味着又多一块进灰孔? 6.底部USB开孔是矩形,非梯口设计,让我容易找不到正反,容易插错多次。 7.手机整体塑料感太强,或许是粗大的白色额塑料中框导致。也让本身其他不错的设计下,流下了遗憾。 8.双卡双待,但却只有第一个卡槽支持双4G,第二个卡槽只支持2G。 9.还不开放购买第八个颜色,白色的后盖!虽然前面7个颜色都很漂亮,但是依然没黑白色来的经典耐看和适合更多人用,而这款坚果前面板和中框都是白色,自然适合再来个白色的后盖! 优点或者值得称赞的地方 1.数据线的包装依旧锤子T1系列风格,没缩水,虽然有点过度包装嫌疑,但是诚意十足。 2.手机后盖设计,握持舒服,并且后盖与边框贴合紧密,设计牢固。 3.更换后盖同步感应更换内置对应主题功能,很有新鲜感 4.听筒的红外/光感开孔整合,让界面更加漂亮 5.这块1080P的夏普屏幕效果好过预期 6.价格还是比较良心(比起T1时代的定价来说) 7.系统依然是个特色,现在几百块手机就能体验到官方支持的锤子OS 另外很多人担心老罗在发布会上说,备货充足,会不会导致品质和做工赶不上?但是据网上资料,机器稳定性和软硬件设计还是靠谱的,因为坚果是希姆通的ODM产品,由锤子提出需求合作研发生产,品质和出货还是值得放心的。 个人觉得,坚果相当适合给那些不愿在手机花太多钱,却又要区别于主流手机的。并且坚果在千元机里,综合来说还是不错的。而同级别的魅蓝note2呢,更加体现在小细节,不像坚果那么激进的表达情怀,魅蓝在一众千元机里能脱颖而出,但是没坚果那么大刀阔斧的改变千元机的普遍外观定义,机子本身还是均衡为主,而红米note2,后盖设计终于改进了点,但是前面还是丑丑丑,只能说红米note2相当于手机界的神舟吧 ,如果不是特别在意掉电厉害和外形,性能是相对比较好的。可是手机不像电脑,买个神舟放在家里没啥,手机还是会一直带在身上,拿出去用的。某些时候,你对手机的选择,也会让别人对你的印象有所不同。对于现在的手机来说,外形也是有些重要滴。 话说前几天老罗居然给一加的刘作虎送坚果,还得到人家的夸奖,还是蛮厉害的,连红衣教主前段时间也在微博夸过坚果,这种在友商之间都能得到肯定,不得不说老罗的坚果已经算是成功了。期待几天后的锤子2.0更新,发布会上的很多新功能还真的蛮期待! 还有老罗曾经给出的数据显示,锤子科技的用户很大一部分是转化自iPhone用户。这一点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感受得到,SmartisanOS对iOS用户如同对待Android用户一样友好,支持iOS日历导入,Mac上的SmartFinder也已经开始内测了(支持导入iTunes音乐,非常方便)。这些也构成了选择锤子科技旗下产品的一个重要的加分项。也算可以补充在前面的优点加分项! 同事也是iphone6后又买了个白色T1
推荐阅读:福建企业新闻网 (正文已结束) (编辑:喜羊羊)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 |